服务热线 虚拟漫游 微信购票 游客意见
调查表
市场调查
问卷
返回顶部
历史沿革
dynamic
历史沿革 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景区概况 > 景区历史 > 历史沿革 > 正文

程哲与“天涯”的历史渊源

来源于:录自《三亚日报》发布于:2017-03-02 09:03:06

6049 2

    清雍正四年(1726 ),三亚历史上的古崖州,来了一位“徽州才子”,名叫程哲,当他把“天涯”两个沉甸甸的大字,命题镌刻在地处华夏最南端的滨海奇磊之后,“天涯”的地理命名,从此得到改写,三亚也因之与“天涯”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
    程哲(1668—1739),清代安徽歙县岑山渡人,字圣歧,号蓉槎,徽州大盐商后代,客居扬州,监生出身,清代“文坛领袖”王士祯的及门弟子,有“徽州才子”之誉。程哲是多才多艺的安徽古代名贤,也是中国文化史上名见经传的刻书家、收藏家、鉴赏家和诗文家。《安徽府志》记载:“程哲,幼颖悟,嗜学,师事新城王士祯;博学深思,经史百家,靡不考究,收蓄书籍金石文字甚富。”程哲早年在扬州创办了清代前期徽州府最著名的“七略书堂”,以传播老师著作及中国经典文化为己任。他的老师王士祯对他作了这样的评价:“门人圣岐,喜藏书,尝求斋额于余,名之曰‘七略’。又闻其善鉴别古今图画尊彝之属,所蓄甚富,筑楼三楹居之,焚香帘阁,精洁不减清闷,可谓风雅好事者也。”程哲所著诗文集堪称经典,其中《蓉槎蠡说》十二卷,为清人笔记中之名品,收入《四库全书存目》;《窑器说》收入《四库全书》,成为现存最为珍贵的明代古窑器鉴赏与研究的文化典籍。1485079345685108.jpg

    程哲于雍正四年至七年三月,莅任崖州知州,任上多有惠政,获尊为崖州清代名宦。据光绪《崖州志》考,程哲履任期间,是崖州频发大灾之年:雍正元年,“飓风大作,山水暴涨”;三年,连遭两次地震;四年,罕见大旱;五年,农作物失收,粮荒不济。他上任伊始,临灾若定,抚恤百姓,为民请命,“开仓平粜,民得聊生”,州人感念他,“勒碑称颂”。边陲百姓多有陋习,他作歌碑劝喻州民:“勿嗜酒而沉醉,勿见色而贪淫;勿因风而晓坐,勿披露而夜行;勿因饥而饱食,勿因渴而多饮;勿因垢而晨沐,勿因倦而昼寝。”从衣食住行、修身养性等方面,诱导百姓培养日常文明与健康的生活习俗。

    有关程哲仕宦履历及在崖州事典,《崖州志》简略,而其家乡的《新安岑山渡程氏支谱》,则志述颇详:“(程哲)初任奉天锦州府宁远州知州,例升知州,改补广东琼州府崖州知州。(在崖州)招抚生黎就化,黎童服教有知诵读者。立唐宋三贤祠祀李德裕、胡铨、赵鼎。政绩夥著。擢户部员外郎,提升两广盐运司,同历潮州府同知,内迁福建司主事,以原官致仕。”谱谍所记,弥补了《崖州志》记载阙如。

    刻石命名“天涯”,也许是程哲在崖州上任所作的一件雅事。他独具慧眼,顿生感悟,旨在为天地间留下一方名至实归的“天涯”印记,并将它托付给钟灵毓秀的古崖州珍藏。然而,他始料未及的是,他所命题之“天涯”,在二百多年之后,既成为了三亚的瑰宝。程哲将“天涯”赐题给古崖州,留下的是一份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,一笔可持续开掘与升华的财富。三亚与“天涯”结缘,始于程哲。而今,当你怀着走进“天涯海角”的憧憬,穿行在三亚美丽浪漫的海天胜境之时,亦当感念这位卓识的古代名贤。

    三亚古之“天涯”系古道关隘畏途。在古代,“天涯”一词,有着天地边缘意蕴,多用指遐远渺茫、险关畏途。程哲走进所谓“天下第一偏僻”、“炎州此去更无城”的古崖州,其命题“天涯”初衷,想必亦依循这一“天涯”本意。

    依托程哲命题的“天涯”等历史人文资源打造的今日“天涯海角风游览区”,在古代即是崖州境内最为险畏之域。此处位于“下马岭”斜峙入海的海湾角隅,是东部陆路进入崖州州治(今三亚市崖州区崖城镇)以及由州治通往古代三亚境地(今三亚市主城区)必经之路。光绪《崖州志》“舆地志”对当时这一地域的状况,分别作了这样的描述:“(下马岭)斜峙海湾,有一径可通行人。乱石棋布,潮长即不能往来……麓有巨石,高三丈”;“下马岭距城东六十里,周围三十里。高七十丈。斜峙海湾,仅有一线可行。乱石如屋,耸塞海滨。潮长,不能往来。最宜设伏……匪常据行窃。过此,有二路入三亚境:一沿岭从内地行,险而近;一从滨海行,坦而远……马岭洵驻扎于此,为州治东路第二重关隘。”由此可见,程哲当年命题“天涯”之域,既是山海阻塞、难于往来的海湾古道,又是交通控制与军事防御的要塞关隘,其址所地理状况,恰与“天涯”古意神似。

    程哲摄取崖州山海地域命题“天涯”,虽使古之“天涯”意象在崖州海天间有了贴切的地理托物,但由于“天涯”古辞所寓之悲情色彩,在其后两百年间,仍是令人闻之色变的险境畏途。州人未将之列为风景之属,故无缘“崖州八景”之选,也没有古代仕宦、文人墨客为之题咏的片语诗文,甚至连乾隆年间纂修的《崖州志》,亦舍而不录。程哲题刻“天涯”史事,也在历史尘烟中一度被遗忘。
    光绪二十年(1900),崖州知州钟元棣主持重修《崖州志》,为“垂一州之实录”,“遍启州人,广为拾采”,州志纂修者首次对“天涯”题刻实地勘查,并依采录志入重修的《崖州志》,其中“舆地志”记为:“(下马岭)麓有巨石,高二丈。雍正间知州程哲刻“天涯”二字于上。今通名址地为天涯。”“金石”记为:“天涯”石刻,在下马岭海滨石上,与“海判南天”相去咫尺。字大三尺许。旁镌“雍正十一年程哲。字四寸。”(今人考证实为雍正七年)。至此,程哲命题“天涯”遗迹及史事,历170多年后,才得以载入地方文献传世。